丝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、茎、卷须及花梗,防治技巧可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入手:
农业防治
选用抗病品种:目前生产上较抗霜霉病的丝瓜品种有江蔬1号、粤优丝瓜等,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是预防该病的基础。
种子处理:播前用50℃温水浸种20分钟,并不断搅拌,或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– 2小时,洗净后放在25℃ – 28℃的恒温箱中催芽,以减少种子带菌。
培育壮苗:用营养钵集中育好壮苗,苗床增施有机肥料,进步幼苗的抗病能力。
合理种植与整枝:整畦使排水良好,避免在地势低洼处种植;注意引蔓整枝,保证株间通风透气,降低田间湿度。施足基肥,定期施追肥,多施生物肥,生物肥料与常规肥料混合后使用,并做到氮磷钾与微量元素均衡施用,增强植株抗病力。
清洁田园:下一轮丝瓜种植前及时清除棚室内残株,生长期如发现病叶、病株及时摘除,并带走销毁或深埋,不可随意丢弃,以减少田间病菌残留。
环境调控:
露地栽培:关注天气预报,在结瓜期避免雨水多、雾大、结露多的情况,若出现高温干燥条件,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。
大棚温室:加强通风,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在90%下面内容,当棚温升高至33℃时开始通风,下午通风至棚温保持在25℃ – 30℃,当棚温降低至20℃时停止通风,以防夜间棚温骤降。还可进行高温闷棚,选择晴天中午将棚室密闭,使棚内温度升高至45℃左右,持续2 – 3小时,可有效抑制病菌生长。
轮作:最好实行3年以上轮作,有条件的鼓励种植1 – 2年可以产生杀菌素的作物如葱姜蒜等;或与水稻等进行水旱轮作,以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。
化学防治
发病前和发病初期:选用保护性药剂,如75%达霜宁600 – 800倍液,百菌清或百可宁(40%悬浮剂)500 – 700倍液,均匀喷洒叶片,重点喷施叶背。
发病期:喷洒治疗(兼保护)性药剂,如杀毒霜净(64%可湿性粉剂)600 – 800倍液,霜尽(55%可湿性粉剂)或霜露速净(72%可湿性粉剂)800 – 1000倍液,每隔7 – 10天喷1次,视病情连喷3 – 5次。也可选用下面内容药剂:
25%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 – 1000倍液;
40%乙膦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;
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– 800倍液;
50%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;
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 – 500倍液;
58%瑞毒霉锰锌500倍液;
64%杀毒矾400倍液;
70%甲霜铝铜250倍液;
33.5%必绿二号(八羟基喹啉铜)1500 – 2000倍液;
40%灵品(烯酰吗啉)水分散粒剂800 – 1000倍液;
69%烯酰吗啉·锰锌可湿性粉剂800 – 1000倍液;
72%克丹(霜脲·锰锌)可湿性粉剂700 – 800倍液;
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– 800倍液;
80%施普乐(代森锌)可湿性粉剂700 – 800倍液;
72.2%霜霉威水剂800 – 1000倍液;
50%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 – 700倍液。
每7 – 10天喷一次,连喷3 – 6次。其中33.5%必绿二号可间隔20 – 25天喷药。
其他药剂防治方式:
粉尘剂:可用5%百菌清粉尘剂,每亩1.0 – 1.5千克喷粉,每8 – 10天一次,连喷3 – 6次。
烟剂:在大棚温室内可用40%百菌清烟剂,每室用药200 – 250克,把药分成4 – 5份,均匀分布在棚室内,傍晚用暗火点燃闭棚,次日早晨通风,每7天一次,连熏3 – 6次。
收获后处理:在重发病区,收获结束拔秧前,可用5%石灰水,每亩100千克喷布均匀,或用石灰粉按每亩20千克的量喷粉,病株集中烧毁,可减少田间病菌的残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