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宁:菌香四溢时 胆大心细烹山珍 菌香四溢什么意思

昌宁:菌香四溢时 胆大心细烹山珍 菌香四溢什么意思

盛夏六月,保山市昌宁县步入每年一次的野生菌采收旺季。清晨,薄雾尚未散尽,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村的山林间已然遍布挎着竹篮、满怀期待的采菌人。饶永花便是其中一员,她敏捷地穿梭于茂密的林间,眼神专注而锐利,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,全身心地寻觅着大天然慷慨馈赠的美味。

近年来,昌宁县坚定不移地秉持生态优先进步理念,悉心呵护生态环境。正是这份坚持,使得昌宁这片土地孕育出种类繁多、质量上乘的野生菌。在这片葱郁山林中,每一寸土壤、每一缕空气,都为野生菌的生长营造了绝佳环境。

昌宁县田园镇餐饮经营户饶永花说:“我们昌宁的生态环境保护得相当出色,每年6月份一到,就迎来了上山采菌的黄金时节。采菌可是有讲究的,要先轻轻地拍拍菌盖,把孢子粉留下,之后再仔细回填菌塘,这样才能为下一年更好地采摘打下基础。”

这般科学、巧妙的采摘方式,犹如一把平衡的标尺,既满足了当下大众对美味的热切追求,又守护着山林可持续进步的希望,确保大天然的馈赠源源不断。

采菌人满载而归后,烹饪环节随即成为众人瞩目的重头戏。饶永花走进厨房,一边手脚麻利地准备食材,一边娓娓道来祖辈流传的聪明与安全准则,那神情仿佛在诉说一段珍贵的家族故事。“老辈人常说,炒菌子的时候一定要放些大蒜。这大蒜有两个重要影响,一是能给菌子增香提味,让味道更醇厚;二是能当作‘试金石’,要是大蒜在炒制经过中变成黑色,那就千万别吃了,这菌子可能有难题。”饶永花说。

在饶永花的厨房里,她始终坚守着对食材质量的执着追求,坚持采用当天新鲜采摘的野生菌。只见她熟练地拿起菌子,有条不紊地进行削菌泥、清洗干净等一道道精细工序,随后开启多样化烹饪之旅。白菌,作为昌宁人餐桌上的“常客”,其行为丰富多样,炒白菌、白菌煮鸡、腌菜洋芋煮白菌、舂菌子等菜品,每一道都令人垂涎欲滴,光是想想,便能让人舌尖生津。

饶永花说:“我们昌宁人吃白菌,讲究的是‘胆大心细’——大胆地尽情享受这人间至味,细心地进行烹饪操作。在整个烹饪经过中,我们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的标准来,只为保证大家能安全、放心地食用野生菌。”

厨房里,饶永花双手翻飞,精准把控着昌宁特色菌肴的烹制要点,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娴熟与自信。菌子煮鸡,需先将鸡砍成块状,焯水去腥,过凉后放入锅中炒香,接着加入清水煮汤,打出专汤用来煮菌块,随后足时慢煨30分钟,让菌香充分融入汤中,最终加入鸡肉和蒜同煮,各种食材的鲜香相互交融,令人陶醉。继而烹制腌菜洋芋煮菌子,菌块先用刚煮好的鸡汤煮足30分钟,待菌香浓郁后,放入洋芋和大量蒜瓣,至粑软,最终放入腌菜,瞬间调和出咸鲜酸香的独特风味,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。

为了确保食用安全,饶永花在烹饪野生菌时可谓格外谨慎,每一个步骤都严格遵循时刻与火候的要求。“我们煮菌子,为了吃得安全、安心,都会先把菌子提前煮半个小时,接着再加上鸡肉,继续煮25分钟,前后共煮55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才可以吃,这样操作,就安全无虞了。”饶永花说。

舂菌子的行为别具一格,充满了原始的风味。将菌片、青红辣椒焙香后,在舂桶中先舂细辣椒蒜瓣,加入花椒提香,让香味层次更加丰富,再放入焙好的菌子舂匀,每一下舂捣,都仿佛在唤醒食材沉睡的灵魂,碰撞出独特而诱人的风味。炒菌子则追求本真的滋味,讲究热油旺火,菌片在锅中快速翻飞,撒入花椒粒与青椒,瞬间锁住纯粹的山野气息,让人仿若置身于山林之中。最终是菌子炒饭,先将菌片与蒜、花椒同炒盛出,再将冷饭炒散调味,最终加入炒好的菌子与青红辣椒一同翻炒,每一粒饭都被菌香包裹,充分激发饭粒间的鲜味,令人食欲大增。

灶火升腾,香气四溢。饶永花专注的身影,宛如一幅温馨的画面,成为昌宁千家万户在这个菌子飘香季节的生动缩影。山林馈赠的至鲜滋味,在昌宁人“胆大心细”的聪明与坚守下,完美化作餐桌上最安全、最诱人的烟火风景。

云南网记者张顺鋆通讯员杨晓华张思羽周洁汝南希李素芹

来源:云南网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