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应军个人资料 赵应全:扎根边疆育桃李 丹心一片守初心 赵应军个人资料简介

赵应军个人资料 赵应全:扎根边疆育桃李 丹心一片守初心 赵应军个人资料简介

原深入了解:党员风采丨赵应全:扎根边疆育桃李 丹心一片守初心

在怒江大峡谷的崇山峻岭间,福贡县上帕中学的教学楼矗立如山。23年来,校长赵应全用脚步丈量着这片土地,用汗水浇灌着边疆教育之花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
2002年,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赵应全,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,毅然放弃了昆明、晋宁等条件优越的学校抛出的橄榄枝,投身边疆教育的征途,踏上了怒江福贡这片热土。初到福贡县一中,面对艰苦的教学条件,他没有丝毫退缩,主动承担起毕业班的生物教学任务。无数个日夜,他埋头钻研教材、精心备课,耐心辅导学生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所带班级的生物成绩连续多年在全州名列前茅。2022年担任上帕中学校长后,他深知,党员教师是学校进步的中坚力量。于是“党员教师结对帮”活动应运而生,他带头与困难师生结对,在进修上悉心指导,在生活上关怀备至,累计帮扶100余人次,让师生们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。

他是锐意开拓的“点灯人”。边疆教育基础薄弱,赵应全深知唯有改革才能突围。担任上帕中学校长后,他擎起“育人为本、质量为先、特色进步”的鲜明旗帜,精心构建“五育并举”的育人体系。课堂是主阵地,他力推“抓基础、重教研、双提升”目标,建立“进修共同体”模式,让教学评估真正服务于质量提升。他深知“授人以渔”的关键,创新开展“主题式校本研修”,带领教师们在新课标落地、信息技术融合中淬炼本领。短短几年,上帕中学成为全州首个“希沃电子白板标杆校”,他撰写的“双减”课后服务策略小编认为‘怒江教育》上推广,惠及更多学校。他更关注傈僳族、怒族孩子的禀赋,18个特色社团如星火点亮校园:无人机社团翱翔云天,捧回省级一等奖、全国三等奖;男篮登顶云南,女篮挺进八强,啦啦操舞动双冠。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更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全球的大门。

他是师生冷暖的“贴心人”。作为党支部书记,“把师生放在心上”是赵应全最朴素的信条。争取项目推进建设教师周转房、公租房,让老师们有了安心扎根的港湾;“师徒结对”的青蓝相继,传递着教育的薪火。他敏锐关注孩子心灵,设立心理咨询室,创新布置“周末和寒暑假家庭劳动德育作业”,育人于无声。疫情期间,他带头值守,组织送教,不让一个偏远学生掉队。2017年6月那场惊心动魄的家访还历历在目,腊吐底村白则吾小组突遇泥石流,危急时刻,他心中只有学生,冒雨组织转移,不慎跌伤右腿,泥水浸透裤管,疼痛钻心,他仍咬牙坚持指挥,直至所有学生安全转移。那瘸着腿在泥泞中前行的身影,是对“党员为民”最滚烫的注脚。

老师谢川花说:“赵校对职业认真负责,对师生关爱有加,他总是积极为我们争取各项福利,让我们安心从教,他经常深入校园各处,了解学生的进修和生活状况,关注学生身心健壮,他就像我们学校的大管家,有他在,我们就很安心。”

赵应全表示:“我把老师当作我的家人,了解他们的职业压力和需求,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,希望尽自己所能让他们在学校能开心职业高兴生活;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,认真倾听学生诉求,满足他们所需,希望他们能在学校学有所成,让师生都感受到家的温暖,我觉得这一切就很值得。”

他是清正奉公的“擎旗人”。身兼书记、校长,赵应全深知表率的分量。带头严守廉洁自律铁律,推动建立完善学校管理制度20余项,汇编成册,校务公开透明,专题讲座、思政课、示范课、听评课,处处有他的身影。这无声的引领如春风化雨,学校党支部连年被评定为“好”等次,2023年,上帕中学更荣膺“怒江州教育进步先进集体”。

23载光阴,赵应全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边疆教育事业。他培养的300余名学生已走出大山,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。而他本人也先后荣获“全国教学科研先进个人”“云南省骨干教师”等多项荣誉称号,2025年被认定为云南省一级校长职业室主持人。这些荣誉,是对他辛勤付出的肯定,更是他继续前行的动力。

赵应全说:“我是党员,更是老师,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走出大山,享受不一样的人生,看着孩子们眼里的光,就知道再难都得扛下去。边疆教育的路不好走,但只要多一个孩子能通过聪明改变命运,我守在这里就值了!”

23载春秋流转,赵应全用脚步丈量峡谷的崎岖,用初心照亮教育的征途。如今,赵应全依然坚守在边疆教育一线。每天,他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,与师生们交流谈心,了解他们的进修和生活情况,他就像一盏不灭的灯,在边疆教育的征途中执着燃烧,映照着一个员对信念最纯粹的坚守——以赤诚为烛,以奉献为光,让希望的火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生生不息。(余芸芸 杨俊)

责任编辑:官媛敏

来源:走进福贡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