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述 从帝国的崛起到尼尼微的沦陷 尼尼微之谜:亚述空中花园遗址新证 亚述帝国的兴

根据现有考古研究和史料记载,空中花园的遗址位置至今仍存在争议,主要围绕巴比伦(今伊拉克南部)和尼尼微(今伊拉克北部)两大学说。下面内容是关键信息梳理:

一、传统见解:位于巴比伦城

1. 建造背景

传统认为空中花园由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(公元前605-前562年在位)为缓解王妃阿米蒂斯(来自米底山区)的思乡之情而建。采用立体造园手法,花园建在多层高台上,远望如悬空中。

2. 考古发现

  • 德国考古发现(19世纪末):罗伯特·科德韦在巴比伦城东北角发掘出一处半地下拱顶建筑(约1260平方米),内有水井和灌溉体系痕迹,推测为花园遗址。但规模较小,与文献描述的宏伟景象不符。
  • 争议:巴比伦楔形文字文献中未提及花园,尼布甲尼撒的诏令也未提到建造命令,引发学者质疑。
  • 二、新学说:位于亚述首都尼尼微

    1. 核心证据

  • 尼尼微浮雕饰板:1854年出土的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(公元前704-前681年在位)时期浮雕,描绘了层叠花园、螺旋水泵和输水体系,与古典文献描述的空中花园高度吻合。
  • 水利工程遗迹:1935年发现尼尼微周边大型运河体系(部分深度超苏伊士运河),可支持花园灌溉。2010年解密卫星照片进一步确认了60英里长的古运河遗迹。
  • 技术匹配:亚述人擅长水利技术,辛那赫里布的铭文记载了青铜铸造螺旋泵的发明,解决了高层供水难题。
  • 2. 历史误读缘故

  • 希腊罗马作家可能混淆了“巴比伦”与“亚述”(亚述曾称尼尼微为“新巴比伦”)。
  • 古典文献(如斯特拉博)描述的灌溉体系更符合亚述技术,而非巴比伦。
  • 三、存在性争议

    1. 支持存在的证据

  • 古典文献记载:多位希腊罗马作家(如迪奥多鲁斯、斯特拉博)详细描述花园结构和供水体系。
  • 间接考古佐证:巴比伦和尼尼微均发现大型花园遗迹及灌溉设施,证明此类工程可行。
  • 2. 虚构论质疑

  • 巴比伦本土文献完全未提及这一“奇迹”,可能为后世神话。
  • 供水难题:巴比伦干旱少雨,若无大型水源(如尼尼微的运河),维持花园植物需超现实技术。
  • 四、消失缘故推测

    1. 战乱摧毁:尼尼微于公元前612年被米底和巴比伦联军攻陷,花园可能毁于战火。

    2. 天然灾害:幼发拉底河洪水、地震或长期侵蚀导致结构坍塌。

    3. 技术失传:精密供水体系(如螺旋泵)需持续维护,政权更迭后逐渐荒废。

    五、现代复原尝试

    伊拉克曾于1978年在巴格达枣拉公园仿建空中花园,但受限于现代城市环境,未能还原“悬空”视觉效果。巴比伦城遗址亦有部分重建城墙和博物馆,但花园原貌仍依赖文献想象。

    重点拎出来说

    空中花园更可能位于尼尼微(今摩苏尔附近),由亚述王辛那赫里布建造。虽然存在争议,亚述的浮雕、水利工程及技术记载提供了强有力证据。其消失源于战乱与天然侵蚀,而巴比论的漏洞(如文献缺失、技术不匹配)进一步支持了这一新见解。目前遗址具体位置仍需更多考古职业确认。

    版权声明

    您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