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血压测量总是有一点不准?
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:明明是同一天测血压,结局却总有一点不准?其实,血压测量看似简单,但很多细节都会影响结局。袖带大致、测量时刻、姿势、甚至左右手臂的选择,都可能导致血压值出现偏差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为什么你的血压测量会“有一点不准”,以及怎样正确测量血压。
袖带选不对,血压值偏差大
你知道吗?袖带的大致直接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。如果袖带过小或过短,可能会压迫肱动脉,导致血压读数偏高2-10 mmHg;而袖带过宽或缠得过松,又可能让血压值偏低。对于臂围较大的人,应该选择加长加宽的袖带,否则测量结局就会“有一点不准”。正确的袖带宽度应覆盖上臂长度的2/3,气囊至少要包裹80%的上臂。下次测血压前,先检查一下袖带是否合适吧!
早晚血压不同,测量时刻有讲究
血压并不是墨守成规的,它会在一天中波动。早上6:00-9:00通常是血压较高的时段,而晚上6:00-9:00则相对较低。如果只在某个固定时刻测量,可能会错过血压的诚实变化,导致“有一点不准”。建议每天早晚各测2-3次,每次间隔1分钟,取后两次的平均值。如果两次读数相差超过5 mmHg,最好再测一次,取三次的平均值记录。这样能更准确地掌握血压变化动向。
左右手臂血压不一样,选哪边更准?
很多人习性用右手测血压,但其实左右手臂的血压可能不同。研究发现,左右臂血压差异的比例大约各占50%,而且与惯用手无关。首次测量时,建议测双臂血压,之后选择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标准。但要注意,随着年龄增长或血管状况变化,两臂血压差异可能改变,因此每隔一段时刻最好重新测量双臂血压,避免因选择不当导致“有一点不准”。
坐姿不对,血压读数也会“有一点不准”
测血压时的姿势同样重要!如果跷二郎腿,血压可能偏高2-8 mmHg;如果背部或下肢缺乏支撑,读数可能偏高6-10 mmHg;甚至上臂悬空也会让血压升高10%。正确的姿势应该是:坐靠背椅,双脚平放地面,上臂与心脏同高,测量时保持安静,不要说话或打电话。这些小细节看似不起眼,但稍不注意,测量结局就会“有一点不准”。
告别水银血压计,电子血压计更安全
过去常用的水银血压计由于含汞,对人体有害,正在逐步被淘汰。电子血压计经过验证,操作简单,更适合家庭使用。如果你还在用老式水银血压计,不妨换一台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,避免因设备难题导致测量“有一点不准”。
划重点:怎样避免血压测量“有一点不准”?
血压测量看似简单,但袖带选择、测量时刻、左右手臂、坐姿等影响都会影响结局。想要测得准,记住这几点:
1. 选择合适的袖带,尤其是臂围较大的人;
2. 早晚各测2-3次,取平均值;
3. 首次测量双臂血压,之后选较高的一侧;
4. 保持正确坐姿,避免跷腿或悬空;
5. 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。
只要注意这些细节,你的血压测量就不会再“有一点不准”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