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神话新作引爆游戏圈
8月20日,《黑神话:悟空》一周年之际,游戏科学出人意料地公布了黑神话新作《黑神话:钟馗》的首支预告片。没有等到续作的玩家们先是一愣,随后将黑神话话题送上微博热搜第一。这款以中国民间捉鬼天师为主角的新作,为何能比悟空续作更早登场?游戏科学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?
一、为何选择钟馗而非续作?
官方在官网坦言:”悟空的传说会回来,但现在我们想先轻手轻脚尝试新物品。”这句话道破了黑神话新作诞生的关键——创作团队需要呼吸新鲜空气。做了十多年西游题材的主美杨奇甚至透露,钟馗这个角色源自他某个梦境中的”黑脸红胡子怪人”。
游戏产业分析师张书乐认为这是妙招:”《悟空》模式已定型,续作突破难度大。现在用钟馗试水新玩法,既能错峰竞争,又能为未来构建黑神话IP矩阵打基础。”确实,从预告片可见,骑虎持剑的钟馗与挥舞金箍棒的悟空,在战斗风格上必然大相径庭。
二、新作能延续悟空的辉煌吗?
《黑神话:悟空》创下3000万份销量的神话,这让黑神话新作背负巨大期待。但官方很清醒,官网幽默表示游戏”刚建好文件夹不久”,连冯骥本人对发售时刻也”完全没数”。参考前作六年开发周期,玩家可能要做好长期等待的准备。
不过,这种”不着急”的态度反而让人安心。冯骥在社交媒体透露,团队曾规划先做DLC,但某天与杨奇一拍即合决定”做点新的”——正是这种追求未知乐趣的创作激情,才造就了《悟空》的惊艳。现在他们把这份激情注入钟馗的故事,值得期待。
三、黑神话IP的野心不止于此
从”悟空”到”钟馗”,游戏科学正在下一盘大棋。官方明确表示”不会到此为止”,暗示黑神话宇宙正在扩张。张书乐调侃这是”一举多得,非常游戏、特别科学”的策略:既能保持IP新鲜感,又能规避续作压力,还能培养用户对系列品牌的认知。
需要关注的是,新作商业模式与前作相同,依然瞄准PC+主机全平台。由此可见游戏科学在积累3A制作经验的同时,也在稳步构建自己的技术护城河。或许未来某天,我们真能看到”黑神话宇宙”的多款作品交替迭代的盛况。
小编归纳一下
黑神话新作《钟馗》的公布,展现了游戏科学不被成功束缚的勇气。从西游神话到民间传说,这个年轻团队正在用游戏重新诠释中国文化。虽然等待时刻可能漫长,但正如冯骥所说:”有未知才有挑战和乐趣。”对于玩家而言,能见证一个国产3AIP的成长,不也是种难得的体验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