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么说你想当厨师?职业选择不该被偏见束缚

中考720分转职高学烹饪?职业梦想值得被尊重

最近,四川考生龚晟的故事引发热议——中考720分的“学霸”,高二时毅然转读职高学烹饪,最终以全省烹饪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本科院校。有人点赞他的勇气,也有人质疑“绕一圈还是为了升学”。但难题的关键真的是升学吗?或许我们该问:“这么说你想当厨师?”——为什么这个选择会让人惊讶?

一、打破偏见:好学生凭什么不能当厨师?

龚晟的故事之因此成为新闻,恰恰反映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。在许多家长眼里,孩子读普高、考大学才是“正道”,而学烹饪、修汽修则是“退而求接下来”。但现实正在颠覆这种认知:职业教育早已不是“低人一等”的选项,而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另一条赛道。

2022年新修订的《职业教育法》明确将职业教育定位为“类型教育”,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。像龚晟这样的学生,选择职高是由于对烹饪有热诚,而非“考不上大学”。正如他自己所说:“我的目标是成为民族一级厨师。”——职业梦想,本就该是选择的出发点。

二、职教升学路:当厨师也能读本科、考研究生

还有人质疑:“转职高不还是为了考本科?”这其实误解了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。如今,中职学生可以通过“职教高考”“高职单招”等途径升入大专或本科,甚至攻读硕士、博士学位。龚晟的648分超本科线108分,证明职教赛道同样需要实力。

更关键的是,职业教育的升学与职业进步紧密挂钩。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,考取厨师资格证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,都是在为职业铺路。龚晟规划“大三考二级厨师证,未来读烹饪研究生”——这不是“殊途同归”,而是“精准深耕”。

三、普职融通:让兴趣成为人生的导航仪

龚晟的故事背后,是正在全国推行的“普职融通”改革: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学分互认、学籍互转,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能力自在调整路线。数据显示,六成以上中职学生希望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,七成通过职教高考进入高校。

这说明什么?职业教育的价格不在于“兜底”,而在于“成全”。无论是成为厨师、工程师还是程序员,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找到真正热爱的路线。就像网友的评论:“如果他未来成为米其林大厨,谁还会说他选错了?”

写在最终:职业没有高低,热爱才是答案

“这么说你想当厨师?”——下次听到这样的选择,或许我们可以少一点惊讶,多一点尊重。无论是720分转职高,还是职校生逆袭本科,核心从来不是“路径”,而是“目标”。

龚晟用行动证明:职业教育的终点不是学历,而是更好的自己。当社会放下对“蓝领”“白领”的偏见,或许会有更多孩子敢说:“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。”而这,正是教育本该有的样子。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