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大名著里的重阳节故事,你知道几个?

四大名著里的重阳节故事,你知道多少?

重阳节的由来与意义

说到重阳节,大家开头来说想到的是什么?登高望远?赏菊饮酒?还是孝敬老人?其实这个传统节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了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,”九”小编认为‘周易’里面是最大的阳数,两个九相重,故称”重阳”。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最盛,是个吉祥的日子。你知道吗?在四大名著中,就有不少关于重阳节的有趣故事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《西游记’里面的”九九”玄机

提起《西游记》,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孙悟空七十二变、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了。但你可曾注意到,这些数字都是九的倍数?七十二是八乘九,十万八千里中的”一百零八”也是十二乘九。更神奇的是,唐僧师徒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,这个”九九八十一”正是重阳之数。吴承恩在创作时特意选用这些数字,可见古人对”九”这个阳数的独特情感。虽然《西游记》没有直接描写重阳节的场景,但这些细节无不透露着重阳文化的影响。

《红楼梦》里的风雅重阳

要说四大名著中描写重阳节最详细的,非《红楼梦》莫属了。书中第三十八回”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”就生动记录了大观园里的重阳盛况。贵族小姐们举办菊花诗会,品尝螃蟹宴,宝玉还特意准备了桂花糖蒸新栗粉糕这样的应节点心。最有趣的是众人所作的诗词:”谁怜我为黄花瘦,慰语重阳会有期”、”莫认东篱闲采掇,粘屏聊以慰重阳”,还有”桂霭桐阴坐举觞,长安涎口盼重阳”等句,都把重阳节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。通过这些细节,我们可以窥见清代贵族怎样过重阳,而这些习俗很多至今仍在延续。

《水浒传》的豪迈重阳宴

梁山好汉们过重阳节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?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一回给出了答案。正值”秋凉,重阳节近”之时,宋江设下”菊花之会”,忠义堂上遍插菊花,众好汉”大吹大擂,语笑喧哗,觥筹交错”。席间不仅有美酒佳肴,还有马麟吹箫、燕青弹筝助兴。宋江更是趁着酒兴,赋《满江红》一首:”喜遇重阳,更佳酿今朝新熟……头上尽教添白发,鬓边不可无黄菊。”这首词既表达了对重阳佳节的喜悦,也暗含了英雄迟暮的感慨。与水浒英雄的豪迈气质相得益彰,展现了不同于贵族风雅的另一种重阳风情。

《三国演义’里面的重阳渊源

虽然《三国演义》没有直接描写重阳节的场景,但魏文帝曹丕的《九日与钟繇书》却是现存最早详细记载重阳节的文献其中一个。文中写道:”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。”这说明早在三国时期,重阳节就已经是广为流传的传统节日,大众在这一天聚会宴饮,祈求长寿。曹丕用”俗嘉其名”来形容,可见重阳习俗在当时已经非常普遍,这为我们了解重阳节的历史渊源提供了珍贵资料。

从四大名著中的重阳故事可以看出,这个传统节日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底蕴。无论是《红楼梦》的风雅诗会,《水浒传》的豪迈宴饮,还是《三国演义’里面的历史记载,都展现了重阳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。如今,虽然时代变迁,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核心理念依然传承至今。了解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重阳故事,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领会传统文化,也能为这个古老节日增添更多文化韵味。

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