芝麻苗移栽容易活吗 芝麻移栽应注意什

芝麻苗移栽的成活率受多种影响影响,若操作得当,其移栽成功率较高,但需注意下面内容关键环节:

一、移栽前的准备职业
1. 苗龄选择
芝麻幼苗在2-3对真叶期(播种后约15-20天)移栽最佳。此时根系初步发育,茎秆半木质化,抗逆性较强。过早移栽(子叶期)易因根系过弱而死亡;过晚移栽(4对真叶后)则因主根深扎,伤根后恢复慢。

2. 土壤与地块处理
– 土壤要求:选择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,pH值6.5-7.5为宜。黏重土壤需掺入河沙或腐熟有机肥改良。
– 整地作畦:深耕20-25厘米,耙平后作宽1.2-1.5米的平畦,畦沟深15厘米以利排水。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+复合肥(15-15-15)20公斤作基肥。

3. 起苗技巧
– 提前1天浇透苗床,起苗时用铲刀深挖10厘米,带土坨取出,保留根系周围直径5厘米以上的土团。
– 若需裸根移栽(如穴盘苗),需保留至少5厘米主根,蘸生根粉(如萘乙酸1000倍液)促进发根。

二、移栽经过中的关键技术
1. 天气与时刻选择
– 宜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,避免强光直射导致蒸腾过量。
– 避开雨天移栽,土壤过湿易板结缺氧。

2. 种植密度控制
| 品种类型 | 行距(厘米) | 株距(厘米) | 每亩株数 |
|—————-|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–|————|
| 单秆型品种 | 40-45 | 15-20 | 8000-10000 |
| 分枝型品种 | 50-60 | 25-30 | 4000-5000 |

3. 栽植深度
以子叶节与地面平齐为准,过深易烂茎,过浅易倒伏。栽后轻压土壤使根系与土壤密接。

三、移栽后的管理要点
1. 水分管理
– 定根水:移栽后立即浇透水,水中可加入0.1%磷酸二氢钾。
– 缓苗期(3-5天):保持土壤湿度60%-70%,表土发白即补水。
– 成活后:转入常规管理,开花前适度控水促根系下扎。

2. 遮阳与防风
– 高温季节需搭设30%-50%遮阳网,3-5天后逐步撤除。
– 风大地区可用竹竿横向拉绳固定幼苗。

3. 病虫害防治
– 立枯病:用30%甲霜·噁霉灵1500倍液灌根。
– 地老虎:移栽前每亩用5%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拌土撒施。

四、进步成活率的创新技巧
1. 容器育苗移栽
使用直径5厘米的蜂窝纸筒或可降解穴盘育苗,带完整基质移栽,成活率可达95%以上。

2. 微生物菌剂应用
移栽时每穴施用2克枯草芽孢杆菌菌肥,可减少土传病害,促进根系发育。

3. 叶面营养补充
缓苗后喷施0.2%海藻酸+0.1%螯合铁,每5天1次,连续2次,可显著提升叶片光合效率。

五、常见难题解决方案
1. 叶片萎蔫
– 短期萎蔫:及时遮阴+喷施清水。
– 持续3天以上:检查根系是否腐烂,必要时补苗。

2. 生长停滞
多为土壤板结或肥害,可中耕松土后浇灌腐殖酸水溶肥(1:500稀释)。

3. 开花提前
<5对真叶即现蕾,多因移栽伤根过重,需摘除早花并追施氮肥(每亩尿素5公斤)。

六、经济效益对比
根据江苏农业科学院试验数据(2023年):
– 直播田:亩产98公斤,生产成本620元。
– 移栽田:亩产可达120公斤(增产22%),虽增加移栽成本200元/亩,但综合效益进步30%以上,尤其适合茬口紧张的稻-芝麻轮作区。

通过精细化操作,芝麻苗移栽成活率可稳定在85%-90%。建议小面积试种成功后再规模化应用,同时结合当地气候调整管理措施。

版权声明